許巽翔 / Ultra line

採訪 / 王寶婕、陳俐霖、蘇玟綾

 

許巽翔

 

這次作品ultra line的發想和作品理念?

H:這次的作品就是想要創造一條,實際可以看得到、摸得到的發光線條,希望它別於以往看到的尺度。它可能會像現在這樣,是一個非常長的尺度,在觀者以往的視覺經驗裡面,是不常見或是從未見過的一個狀態。

 

是否可對ultra系列做一些說明。

H:ultra系列是我今年開始準備的一個系列,ultra line則是這系列第一件作品。這系列都希望他是戶外的、尺度比較大的作品,之後的創作計劃可能會有除了線條之外,更立體的維度出來(可能會變成cube或者是圓形之類)。

基本上目前都會是一個幾何的狀態,可能到後期會有一些更複雜、更有機一點的,但是都希望是尺度很大的。觀者在觀看時它就像現在這樣漂浮在空中,但又不會像是現在比較常看到的雷射,比較虛一點的光打出來的形狀,而是可以被清楚地意識到說,喔它是一個實體的東西。

 

是否可以說明一下場域和作品之間的關係?

H:其實,應該說這個作品它之所以要做一個很大的尺度,就是希望觀者在看這件作品時,他有一個相對應的目標。可能觀者對於周遭生活中的一些尺度(身高或是周邊的建築物等)已經有點習以為常,比如說我們已經習慣(北藝大)鐘樓的高度,但是同樣高度,拉出來到一個比如說很幾何的很細的一條線條的時候,那個高度又會跟鐘樓的高度產生一個巨大的落差感。

 

過程中是否曾遇到問題,後來又是怎麼解決的?

H:其實一開始測試的時候,會希望他的律動可以跟他所處的自然環境有一個更直接的互動。所以之前發想的版本是用氦氣氣球,可以隨現在的風勢或雨勢,做一些沈浮飄動。啊這算是我自己的失誤,在測試的時候可能都沒像最近展期(天氣)那麼劇烈。現在的狀況雖然跟我原本預想的不一樣,但還是會擔心作品會在不確定狀況下傷到馬路的人,或者是一些在行進中的交通工具。所以也就是因為這個因素,換成現在展覽處的這個樣子,等於說是把他的律動稍微鎖住,就會更安全一些,算是中間取捨的一個考量。


 

那在改變之後,預想的觀看角度也會有所改變嗎?

H:恩~這是一定會的。因為本來,現場環境所造成的規範就是原本預想的觀看方式,觀眾是比較遠距離的去觀看作品的律動和擺動。那移到現在的位置後,雖然他的律動沒有那麼強烈,但觀眾可以更近距離的去接觸它,甚至可以稍微去觸碰到它的實體,反而會有另一個優勢跑出來。

 

去年光節跟其他兩位藝術家合作的blue dream,和這次的作品有沒有關聯性,或是一些概念上的延伸?

H:我覺得作品的相似度,或者是跟之前其他兩位藝術家合作的時候,其實我們都有相同在關注的點,希望藉由作品去反映出我們現實身處環境之中,和那個環境的狀態。雖然去年乍看之下是一個四處亂射的作品,但是他連結起兩個鐘樓的關係,同時也時而反應天氣狀況,像是在下雨的時候,可以很明顯地看到作品和這環境所創造出來的效果。所以其實關注於,如何藉由作品去讓觀者對展覽空間有更進一步的探索,這是我們共同關注的點。

 

剛剛有提到你關注於對空間的探索,是否和之前建築設計的所學有關?

H:嗯我覺得蠻有關的,從大學以來我的作品都跟空間逃脫不了關係,雖然每件作品在展示的時候都跟空間有連結,但是更想要更強烈地去連結起觀者對於空間的連結,讓展示的空間並不是單純的擺放作品的空間,而是作品可以藉由這個空間的不管優勢或劣勢也好,反映更不一樣的狀態。